临床执业医师生理学试题(第三单元 血液循环)
第三单元 血液循环
24.有关心动周期说法不正确的是
A.心室舒张的后0.4s,心房也处于舒张期—全心舒张期
B.心脏每舒、缩一次的活动周期
C.通常指心室的活动周期
D.持续时间与心跳频率有关
E.心房收缩后心室舒张
答案:A
25.心脏泵血的过程错误的是
A.收缩期和舒张期各分三期
B.等容收缩期时室内压上升速度最快
C.等容舒张期室内压下降速度最快
D.主动脉瓣开放在快速射血期和减慢射血期
E.室内压增加最多的时期是等容收缩期
答案:E
26.以下正确的说法是
A.等容收缩期心室容积快速减小
B.减慢射血期心室容积不变
C.快速充盈期血流方向从心房流向心室
D.减慢充盈期血流方向从心室流向动脉
E.房缩期心室容积减小
答案:C
27.心输出量是
A.一次心搏由两侧心室射出的血液量
B.每分钟由两侧心室输出的血量
C.每分排出量=心率X每搏量
D.女性比同体重男性的心排出量大
E.麻醉情况下心排出量增加
答案:C
28.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
A.射血分数是每搏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
B.评定心脏泵血功能,用的指标有不但有每搏量,还有心房舒张末期容积
C.心室异常扩大或心功能减退,射血分数明显下降
D.每搏功是心脏一次收缩所作的功
E.心指数指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心排出量
答案:B
29.心泵功能的调节包括
A.在神经体液因素参与下,心脏调节平衡每搏量和回心血量之间的关系
B.运动或强体力劳动时,心肌改变收缩能力来调节每搏量
C.心率、心肌后负荷和收缩能力不变,动脉血压增高,每搏量增加
D.等长调节是心肌细胞本身初长度的改变
E.异长调节与心肌的初长度变化无关
答案:B
30.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区别于神经和骨骼肌细胞,也是心室肌动作电位复极较长的原因是因为
A.2期平台期
B.0期除极期
C.1期快速复极初期
D.3期快速复极末期
E.4期静息期
答案:A
31.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机制是
A.0期由钾离子外流引起
B.1期钠离子内流引起
C.2期钾离子外流,钙离子内流引起
D.3期钠离子内流引起
E.4期钾离子外流引起
答案:C
32.关于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4期错误的是
A.静息期
B.静息电位
C.钠钾泵活动
D.逆浓度差转运钠离子和钾离子
E.顺浓度差转运钠离子和钾离子
答案:E
33.以下说法不对的是
A.普肯耶细胞的跨膜电位4期钠离子内流,导致自动除极
B.窦房结细胞0期由钠离子内流形成的
C.窦房结细胞无明显复极1期和平台期
D.窦房结细胞最大复极电位和阈电位绝对值均小于普肯耶细胞
E.窦房结细胞为一种慢反应自律细胞
答案:B
34.除了—以下都是心肌电生理特性
A. 有效不应期特别长保证心肌不会发生完全强直收缩
B. 在没有外来刺激条件下自动发生节律性兴奋,产生窦性心律
C.房室延搁不产生房室收缩重叠的现象,不易发生房室传导阻滞
D.异常情况下,窦房结以外的自律组织也自动发生兴奋,心房或心室依从节律性最高部位的兴奋而跳动
E.兴奋传导与神经细胞和骨骼肌细胞相同
答案:C
35.心电图
A.P波代表两心房去极化过程的电位变化
B.QRS波群代表两心室复极过程的电位变化
C.T波代表两心室去极化过程的电位变化
D.QT间期代表两心室均处于去极化状态,与心率成反变关系
E.ST段代表心室开始兴奋到复极化完毕的时间
答案:A
36.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有
A.老年人大动脉管壁硬化,弹性贮存血管功能受损,动脉血压的波动幅度明显减小
B.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:使动脉血压波动幅度明显大于心室内压的波动幅度
C.失血后循环血量减少,动脉血压降低
D.中心静脉压与心脏射血能力成反变关系,与静脉回心血量成正变关系
E.体位改变,卧位变立位,回心血减少
答案:C
37.以下说法正确的是
A.长期卧床病人,突然站起来,静脉回心血量增多易发生晕厥
B.右心衰竭,心脏收缩力量弱,患者出现静脉怒张、下肢水肿
C.人从立位变为卧位,回心血量减少
D.骨骼肌的挤压有利于在卧位降低下肢静脉压
E. 呼气时,有利于回心血量增多
答案:B
38.以下说法错误的是
A.有效滤过压=(毛细血管血压+组织液胶体渗透压)-(血浆胶体渗透压+组织液静水压)。
B 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是正反馈调节,保持动脉血压的相对恒定
C. 大多数血管只受交感缩血管神经的单一支配
D.心交感神经通过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脏起兴奋作用。心迷走神经通过乙酰胆碱
对心脏起抑制作用。
E 动脉-静脉短路对体温调节有一定作用
答案:B
39.以下说法正确的是
A.失血时,肾素-血管紧张素系统活动加强,使全身微动脉舒张
B.去甲肾上腺素与α类和β类受体结合,产生正性变时和变力作用,心排出量增加
C.肌肉运动、精神紧张等情况下心肌活动增加,耗氧量增加,此时靠增加心脏收缩力来满足需求
D.动脉舒张压高低和心舒期的长短是影响冠脉血流量的重要因素
E.肾上腺素与α类受体结合,与心肌上的β1类受体结合,血管广泛收缩,动脉血压升高
答案:D
关于我们 ┊ 联系方式 ┊ 网站地图
┊ 网站搜索 版权所有 Copyright©.魁网.教育在线 备案序号:粤ICP备08120147号 [email protected] http:// kui.cc All Rights Reserved. |